十之以饼干盒
时间管理——“打工”两周之后

2021年8月26日更新:

在文中的“记录数据”这一节里,我提供了我的时间记录模板。现在我更新了这份模板,加入了更多自动化的内容,也增加了图表,使内容更直观。

新模板和更多一些相关的内容,请见新博文《我的时间记录新模板》

下面是原文。


写作的契机是,放松着过了大半个暑假,最近又“打工”两周之后的我,切身体会到:一天有时可以容得下很多安排,也可以好像什么都没做就过去了。

这篇文章能……

为读者你:

  • 提供多个不同来源的时间管理建议,
  • 展示我自己进行时间管理的真实体验;

帮我自己:

  • 梳理对工作学习时间的思考,
  • 快速且明确地提醒我:有哪些可用的时间管理方法、注意事项,
  • 反思以前管理时间的经验,获得激励或进行改进。

我的思考

笨鸟先飞,笨在了哪里?“先飞”是怎么“先”?“先飞”真的能一直有效吗?

天道酬勤,勤是什么样的勤?

我认为,大量但简单的时间投入并不能代替方法上的改进。

我们的时间实在有限。粗略估计一下:一天24小时,上学时,7.5小时睡觉,2小时吃饭,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一共8个小时上学,半小时通勤。这些固定的事扣除后,只剩下6小时。当然我们还有其他要做,如果用1小时娱乐、社交(对很多人来说,这当然也是必须的!),用3小时写作业,那么剩下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2小时。

假期的时间也许更加充裕,但睡上9小时,吃上2小时,剩下的13小时——我们心知肚明,如果不控制自己,有多少时间会花在无意义的娱乐上。我的 PP1 就是拖了一整个暑假,到开学之后才写完,当然 EE2 也是一样。

我们的精力也有限。或许我可以偶尔复制我在一天之内写完物理 IA3 初稿的“惊险奇迹”,但如果天天如此,就算熬夜、时间勉强够用,每天也一定是精疲力尽。人又不是永动机,是要吃、要睡、要恢复体力的。如果不恢复体力,要么工作学习质量直线下降,比如会上课打瞌睡、读的书不进脑子;要么搞垮身体,要花时间治病养病,最后还落下一堆任务——比如我,在暑假的结尾疯狂写小论文,结果得上带状疱疹,跑了无数次医院。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。

时间有限,精力有限。所以,如果我们将“先飞”解释成仅仅投入更多时间,而没有其他条件,那么通过一味“先飞”来追求优秀,这样并不是长久之计。

笨鸟“笨”在哪里?我喜欢把“笨”更多地理解为知识和经验上的短缺,而不是天赋上的不足——天赋这个词多少显得虚无缥缈。笨鸟也可以是聪明的、会学习的。“笨鸟”在飞的时候,也能,并且也需要掌握方法,才能高效利用时间来进步。我们每个人,在某方面,或许都是笨鸟。

我朴素的愿望是,天道酬勤,酬的是所有“勤”——有成果或没成果的,为人所见或不为人所见的。但很明显,有为人所见的成果,才更有可能得到认可。时间有限,精力有限,所以我们除了相信“苍天有眼”,更应该思考:如何有效利用我们的时间精力、高效高质地做出成果。

几个建议

有问题就解决

我的故事:我11年级时参加运动队,有时训练回家很累。每次感觉自己很累,就直接7、8点钟睡觉,早上4、5点钟起床。休息好、有精神了,再复习、预习、写作业。就这样平稳度过了一学年,每天都很精神,从没有上课打瞌睡,对自己的成绩也满意。

这里的“问题”可以是困、累、自身不专注、外界有干扰等等等等影响做事的问题。

如果累了、困了,头脑不清醒,但还硬撑着做事,只是浪费时间。不如先睡觉,再早点起床。简单算算:可用时间的总长不变,休息需要的时长也不变,所以几时几刻开始休息并不重要。但休息后工作学习的效率提高,质量也更高。这样,不仅自己做事时会顺利、感到喜悦和满足,还可能提早完成,省下时间做其他事。

尤其建议不要熬夜。熬夜那么痛苦,为什么要逼自己呢?况且,研究表明熬夜很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大脑损伤。如果你怕偶尔8点睡5点起床会导致生物钟不规律,不如就每天都早睡早起。

一个小提示:最好等你真的困了累了再去睡觉。不然睡也睡不好,起也起不来。在床上干躺着挨到早上,多没劲。

如果问题是自身不专注,可以做点别的你本来就要做的事,比如收拾屋子、出门锻炼。这些东西先做后做没什么区别,都用一样的时间,反而专注不下来干耗着才是浪费时间。

其他问题同理。

马上开始

我的故事:喜欢在洗澡时听播客、听音乐。但有时明明洗澡只要15分钟,却用了半个小时找播客、找音乐。

一个发现:如果我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冒出“XX时候再做”、“时间还多,不着急”、“让我先准备好”这样的念头,那我多半不会做这件事,至少不会很快做。

所以,想到一件事时,建议要么马上开始做,要么先记下来,完成手头的事之后,再立刻提醒自己:现在,马上,不然永远也做不成这件事。

“换换脑子”

我的故事:假期里,我白天8小时打工(包含半小时休息),晚上写博客、听课、教课,还一样能有时间休闲娱乐、看 b 站。

从我个人经历来看,这一点需要分情况。如果做论文、项目、大作业,并且精神不疲惫的话,那么最好用几个整块的时间集中做完,不然每次继续作业的时候,会忘记自己之前做了什么,要花很长时间来回忆。

如果做平时作业或者其他事的时候,做着做着事就有些疲惫,那么最好换件事来做。对我来说,短期集中做一两件事会我带来太多的疲惫感,因为埋头做一两件事实在是单一无趣。反而长期分散做多件事就好得多,我也能更好地保持做事的动力。回头看自己完成的事项,也会为事项种类之多而惊讶。这实在是让人享受并且充满成就感的奇妙体验。

尤其是在一件事上卡住时,与其抓住不放,不如去做一会儿其他的事,把问题抛给自己的脑子,相信自己的神经细胞可以“后台运转”思考问题,帮自己灵光乍现。实在不行,干脆就去问别人,没必要死磕。

于是,我做了类似这样的计划表:

我做的计划,包括类似课表的总体时间表,还有文科、理科分类的任务清单

左侧是时间表。每段时间没有对应的任务,所以我可以灵活安排。右侧是两个任务框,上面蓝色的框代表偏理科的任务,下面绿色的框则偏文科。每段工作时间之间一般都有10分钟休息,午饭、晚饭和一天结束之后的休息时间更长。

在一段工作时间中,我就可以从右侧的两个任务框选择一个,再挑一项其中的任务来完成。如果我感觉疲惫,在下一段时间里就可以从另一个任务框里挑选任务;如果意犹未尽,就可以继续同样的任务,或者从同样的任务框里选新的任务。用这样灵活的计划,能让我在像往常一样完成任务时,感觉到一些变化,也更能让我保持兴趣,所以我的效率也会更高。

一个问题就是,挑选任务时难免会偏爱简单的任务,但重要的任务通常不简单。所以可以把任务依优先等级排列,按这个顺序来选择要做的事。

紧张起来

我的故事:放松时,洗漱和吃早饭要花1个小时。但,同样是我,也能在不到1个小时之内搞定洗漱、刷碗、做早饭、吃早饭、洗头。

既然要做一件事,不论是玩还是学还是工作,那在这段时间里就要全神贯注。这种说都说烂了的事,我就不展开了。推荐结合下面这条建议来亲自体验一下。

记录数据

我的故事:暑假的一天下午,我为自己全部的活动计时。其中让我感到最充实的是读书。然而读书的时长是最短的,只有15分钟,我在看记录之前,居然没有意识到。

刷题需要有批改,有错题本,这样才能记录错误、参考、改进。时间管理也是这样。记录下平时的活动、用时,这样才能更直观地了解现状,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。

我是从 b 站 up 主国大海Oce的视频中学到的这个方法,的确有效。看着记录、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花费后,我的一天充实了许多。了解细节,请移步 b 站观看视频,时长7分17秒。

以她展示的记录表为基础,我进行了一些改动,并且做成了电子版的表格,和大家分享:下载我的模板

我做的表格分左右两部分。左侧的任务计划和右侧的活动记录是分开的,完全可以分别放在两张工作表里。如果给所有活动分类、加标签,应该也可以在表格中自动生成扇形图,让活动时长更直观。这就请大家自行探索了。

同理,一般的电子设备比如手机、平板、电脑,也都有使用时间统计,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安装这类软件。这样就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自己每天在哪些应用上花了多少时间,进而改进自己的时间安排了。

一些启发

在探索时间管理的方法时,我还从其他一些地方得到了一些零碎的启发。我在下面分享了链接,并且简单说了几句。下面这些资源虽然给了我启发,但多少有局限,我之前的分享也是一样,还请大家自行思考尝试。

  1. 时间管理象限

时间管理象限图片,来自社工课。对于如何应对重要非紧急的事项,图中写的是“未雨绸缪”,但我更喜欢“有计划地做”这种说法。

  1. 《如何完成》

漫画(英文),来自 Incidental Comics。最喜欢的一句是"Trade perfect for done"(要完成而不是完美)。

  1. 日历规划法

b 站 up 主他塔拉的视频。从没想到,标注日程时在日历上标的位置这点小事背后也可以有讲究。

  1. 高效(摸鱼)建议

b 站 up 主史東183的视频。放松也是学习工作的重要部分。

  1. 状态是做出来的

在微博上看到的,现在找不到了,复述一下。微博原作者说:

自己以前是一个很需要别人催着赶着做事的人,但越来越意识到除了自己,没有人能真正赶着自己做事。而且一件事拖着不做只有两种结果,要么会失去做这件事的机会,要么到最后就算不情不愿还是一样要做,还白白浪费了时间。

是这个道理。做事的完美状态不是等出来的,只能在做事时慢慢进入状态。

结语

我的时间管理永远在进行中。文中这些方法并不完美,我大概也会改进。不过,这些的确是我目前的思考和解决方法。

如果有更多思考和见解,欢迎你在这里分享讨论,我很期待和你们交流!也可在博客的“关于”一栏末尾寻找联系方式。

下周大概会更新关于个人文件管理的文章,会包括电子文件,纸质文件目前不确定。下周的文章对于有很多电子文档的 IB 学生(或者任何经常处理电子文件的人)应该尤其有用吧!敬请期待!


  1. PP(Personal Project,个人项目)是 IB MYP 国际初中教育体系毕业时需要完成的一项大作业,是一个依据个人兴趣进行研究、创作、记录、反思的项目。在这项作业中合格,是 IB MYP 毕业的条件之一。 ↩︎

  2. EE(Extended Essay,拓展论文)是 IB DP 国际高中教育体系里,类似 PP1 的一项大作业。在这项作业中合格,同样是 IB DP 的毕业条件之一。不同之处是 EE 更加关注学术,研究必须与 IB DP 学科有关,最终成果必须是论文。 ↩︎

  3. IA(Internal Assessment,内部评估)是 IB DP 国际高中教育体系里,每个科目都有的一项大作业,成绩计入总分。完成各科 IA 是 IB DP 毕业条件之一。对于物理来说,IA 就是实验报告,通常要写13页A4纸的长度。 ↩︎

除非特殊声明,本博客(十之以饼干盒 jiaxcuit)中的作品均为原创,并且这些原创作品均遵循知识共享(Creative Commons)署名—非商业性使用—相同方式共享 4.0 公共许可协议国际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