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之以饼干盒
短记:母语

上周末,我和学校的同学组队参加了一个线上数学竞赛。队里一位另一个年级的同学 A 有个中文名字,我就擅自默认她是华裔或中国人了。之前在学校见面时,我“如释重负”地一上来就提议:“我们说中文吧!”但现实当然不会顺利。听了我的话,A 尴尬地笑笑说:“我中文不太好。”

虽然这样,那一天,A 还是和我说了中文。之后在比赛开始前的准备阶段时、在只有我们两人说话时,我们也说了中文。其实,我觉得 A 的中文并没有什么问题——她连 Calculus 这种数学术语的中文是微积分都知道,我甚至有些惊讶。所以,我心怀歉意地妄自揣测:她是不是听惯了别人说自己中文不好,才对自己不自信呢?我想,她其实真的很优秀,她懂的中文也很多吧。

但后来,其他队员在场时,我们就只是英文交流了。比赛结束后,两人说话的场合中,我们也只是英文交流了。不得不愧疚地说,聊到有关我们学校和校内学习的话题时,可能,我说英语会更少一些磕绊。我也试着为自己找借口:如果我和 A 说英语,她其实会更舒服、更自在吧?我们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集,所以,对于这样只有一面之缘的同学,我也更应该体谅一下啊。

可是,可是——我的确能听懂英语,但英语不是的语言。

在国际学校读了有几年了,我一直没有忘记我的母语。我很自豪,也很庆幸。自豪的是我用母语听说、阅读,努力学习 IB 中文文学,在课外也坚持用母语写作(虽然水平不怎么样 😅),因此我可以看到更广的世界,也可以把我的思想更广地传达给他人;庆幸的是我的家人没有让我初一、初二,甚至小学的时候就离开母语环境,所以我得以在全母语的教学中多得到几年的浸润,然而我的一些朋友们早早就离开了家,我也不知他们是否延续着母语的学习。

我并不想批判谁,更不想鄙视谁,离开母语环境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很多原因也难以人为控制。我其实很佩服那些早早离家、迅速独立、渐渐适应的朋友,我也真心羡慕他们优秀的能力和坚强的品格。而且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,离开母语环境、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并不好受,对他们也一样吧。说到底,母语和身份、文化都是紧紧相连的,这些东西大概都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吧。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某些政客一样,整天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羞愧。

可能我这么说显得很居高临下,但我仍然为那些有意无意间遗忘了母语,或母语能力明显退化的人,感到深深的惋惜。大概像很多人一样吧,我也曾经迷惘过,曾幻想“如果自己的母语是英语该多好”,想把英语学到母语水平,而中文……我当时觉得,大概就无所谓了。但,我慢慢意识到,会中文,真的很好。

我意识到这一点,还是因为我的一位老师。一次,她偶然得知,我除了看英文课本,还看中文课本。我完全没想到,她马上神情激动地对我说:“那简直太棒了!我居然不知道,原来你可以用中文阅读学术资料!真的太好了,真的太好了。”那时,我才意识到,用中文阅读学术资料,原来也是一种技能。我真是后知后觉——明明我一直从中受益,却从来没有重视。

我还意识到了更多的一些东西。当我在 IB 中文文学课内,读到各种感情细腻、思想深邃的文学作品时,当我从诗文剧作遣词造句的细节中读出微妙的言外之意时,当我用中文随心所欲地写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时,我更是感到了中文的实用价值之外,那些更宝贵的东西——中文带给了我美的享受,也带给了我最细腻、最真挚的情感体验。

说到母语,我又想起我在本地的德语班里遇到的一位同学 B。B 有美国和德国的双国籍。她说,她的父亲是德国人,但她父亲从来没有教过她德语,她也不知道为什么。在美国长大的 B,日常说的自然就是英语。明明英语应该够她用了,毕竟英语是一门世界语言,但她当时还是来到了德国,暂住到了说德语的叔伯家(Uncle,是叔叔还是伯伯,我也不清楚),专门学习德语。她想以后来德国上大学,因为德国大学是免费的。

德语本可以是 B 的母语之一,本可以随着她长大、一点一点自然而然地掌握。但现在,她需要花额外的精力来学习。德语也终究将是她的一门外语,而不是的语言吧。

你要是问我:学习母语有什么好处?我想,就算从最功利的角度说,也可以避免 B 的这种情形吧。而“掌握母语”所带来的精神上的财富,更是无价之宝。

中文是我的母语,是的语言。在国际化的环境中,我仍然能使用母语,我很自豪。


这一篇已经不是“短”记了啊 😂 但我一时不想开新的系列,也不想费心思起一个新的系列名,所以暂且这样。想法很多,但是是我的真心话。谢谢你读到这里。

文中我很多次提到“我懂得的语言”和“我的语言”,还是受到我们学校德语教室里一张海报的启发。(其实是被错误引用的)原话1是:

如果用一个人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交谈,触动的是他的思维;如果用一个人的母语和他交谈,触动的则是他的心灵。 —纳尔逊·曼德拉

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, that goes to his head. If you talk to him in his language, that goes to his heart. —Nelson Mandela


  1. 研究人员 Pierre de Galbert 在这篇英文文章里提到了这句名言背后的一些有意思的故事。 ↩︎

除非特殊声明,本博客(十之以饼干盒 jiaxcuit)中的作品均为原创,并且这些原创作品均遵循知识共享(Creative Commons)署名—非商业性使用—相同方式共享 4.0 公共许可协议国际版。